栏目导航
贝尔氏面瘫时间过程如何?

国外有人为探索面瘫时间过程的数量学特征及其面神经电图与面肌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对  32例贝尔氏面瘫患者进行连续双侧面神经电图测量及应用面肌运动的H-B(House Brackman  n)标准对面肌功能评估,并将两者加以比较,提出面瘫时间过程及功能恢复的理论模型,讨论了不同时间过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面瘫出现的7天内,面肌分级百分数急剧下降,而此时面神经电图百分数则较高,两者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在10~14天左右达到最低值,此后面肌分级提高较快,直至正常,而面神经电图百分数上升缓慢,甚至在面肌分级达到正常时,神经电图尚有某种程度的减小。基于以上资料,提出一个假设的时间过程模式,将该疾病的时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⑴临床前期 该时期有电生理功能障碍,但未出现面瘫;⑵临床期 出现临床症状,面肌分级出现Ⅱ~Ⅵ级过程,而后逐步恢复,直至完全恢复或无进一步面肌功能变化;⑶临床后期 面肌功能恢复正常但神经电图仍减小。进一步分析发现,面神经电图的极小值多出现于7~14天,如此后神经电图值逐步提高则预后佳,反之预后不良。

H-B面肌功能分级是面瘫临床评估的有效工具,而面神经电图则为评估面神经功能客观的电生理指标。然而,研究发现两者在面瘫过程中表现不一,显示面瘫的时间过程与电生理过程相对独立。由于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过程可以分成:神经失活,轴突断伤,神经断伤三个阶段。神经失活是神经传导的一种可逆的传导阻滞,此特性提供了一个解释面肌分级与面神经电图差异的电生理基础。临床前期:此时由于未出现症状,因此几乎不可能获得神经电图资料,其可能已减少到某种程度;临床期:面瘫的程度不仅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退化,而且,也取决于周围水肿和缺氧所致的冲动传导阻滞,因此,面肌分级百分数要较神经电图为低。同时,  神经远端部分仍能被刺激产生电活动,因此,神经电图百分数要高些。临床后期:面肌收缩或运动,是运动神经支配或神经介质传递,面神经电图则可能激发水肿的面神经,因此,当解除神经失活后,面肌功能就可能恢复,而此时神经末梢仍水肿,故神经电图未能达正常。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7~14天时,神经电图显示:变性大于90%的病例中,绝大多数仍有完全恢复,因此,单靠反应为10%或低于此值,而断定其预后不良是不可靠的。资料证明,如此后连续测定的神经电图值稳定增高,则预后佳;反之则不良。

综上,贝尔氏面瘫时间过程可以被划成三个阶段:临床前期、临床期、临床后期,更可靠的预后判断,并非基于神经电图的最低值,而与期变化过程有关。

已经被下载:5
下载须知:
1、请在遵守我国法律的前提下使用本站下载的内容,如出现违法行为后果自负。
2、所下载的内容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3、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为本站整理,收取的费用用于维护网站所用,仅仅是内容整理费用,并非内容费用。
4、节约时间成本!更多资源详见《书海驿站图书 总目录》。
5、付款后出现百度网盘链接失效,给你带来不便,请将图书名称和付款截图发到邮箱 571857823@qq.com内,第一时间发到你的邮箱内。
金额:¥
首页 网站说明 业务介绍 收费标准郑重声明 联系我们